QX∕T 300-2015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马铃薯(气象)
ID: |
803B7A5DE1DB439595541C69100022C7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83 |
页数: |
36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8-27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07. 060,B 18,中 华人民共和 国气象行业标准,QX/T 300—2015,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马铃薯,Specifications for agro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-Potato,2015-12-11 发布2016-04-01 施,中国气象局 发布,QX/T 300-2015,目 次,刖言.山, 范围 ..1,2 术语和定义 . 1,3观测原则和地段选择. 2,3. I 观测原贝リ 2,3. 2 地段选择 .. 2,4 发育期观测 . 2,4. ! 一般要求.. 2,4. 2 观测地点的选定 .. 2,4. 3 发育期的确定 . 3,5生长状况观测与评定. 4,5.1测定时间、地点和项目 4,5. 2 植株高度的测定 .. 4,5. 3 植株密度测定 . 4,5. 4 生长状况评定 . 4,5. 5 大田生育状况观测调查 .. 5,6 产量要素分析 .. 5,6. ! 一般规定 5,6. 2 产量结构分析 . 6,7主要农业气象灾害、病虫害的观测和调查 7,7. 1 主要气象灾害 . 7,7. 2 主要病虫害 .7,8 主要田间工作记载.8,8. 1 t记载时间 .. 8,8. 2 t记载项目和内容 .. 8,8. 3 质量和效果评定 .. 8,9观测簿/表的填写 9,10 生育期间气象条件鉴定.. 9,附录A(规范性附录)地段选择.. 10,附录B(规范性附录)马铃薯气象灾害情况. 12,附录C(规范性附录)观测簿/表填写. 13,附录D(资料性附录)马铃薯农业气象观测簿/表样式. 16,参考文献 .. 28,I,QX/T 300-2015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539)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四川省气象局、重庆市气象局、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气象局、四川省雅安市气,象局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王明田、曹艳秋、陈东东、何永坤、张玉芳、李茂君、罗孳孳、房鹏、蔡元刚,皿,QX/T 300-2015,农业气象观测规范马铃薯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农业气象观测的规则,包括观测原则和地段选择,发育期、生长状况、产量要,素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、田间工作等的观测时次、项目、标准和计算方法,观测结果的记载记录,格式等内容,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农业气象观测的业务、服务和研究,2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2. 1,发育期 development stages,马铃薯植株从播种到收获各出现外部形态变化的日期,2. 2,植株高度 plant height,土壤表面到马铃薯主茎顶端的长度,2. 3,植株密度 plant density,单位土地面积上马铃薯植株的数量,注:单位以株数每平方米表示,2. 4,净作 single cropping,在同一块田地上、同一生长季内只种植马铃薯的方式,2. 5,间作 intercropping,在同一块田地上、同一生长季内有马铃薯和其他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成行或成带(多行)间隔种植,的方式,2. 6,套作 relay intercropping,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、行或畦间种植马铃薯的方式,2. 7,屑薯率 chip potato rate,单薯重不大于25 g的薯块占称量样本总重的百分比,2. 8,鲜蔓重 fresh mass of vine,可收期40株鲜蔓的平均质量,乘以每平方米的株数,以克每平方米表示,2. 9,薯蔓比 ratio of potato mass and fresh vine mass,1,QX/T 300-2015,样本薯块总重和样本鲜蔓总重的比值,3观测原则和地段选择,3. 1观测原则,3. 1. 1平行观测,应同时观测马铃薯生长环境的物理要素(包括气象、土壤等要素)及其生育进程、生长状况、产量与,品质形成,马铃薯观测地段的气象条件与气象观测场基本一致时,气象台站的基本气象观测可作为平行观测,中的气象要素部分,3. 1.2点面结合,应在相对固定的观测地段进行系统观测,同时在马铃薯生育的关键时期和气象灾害、病虫害发生时,开展较大范围的农业气象调查,3.2地段选择,应选择能代表当地一般情况下气候、土壤、地形、地势、耕作制度及产量水平的地段作为观测地段,地段一旦选定宜保持长期稳定,确需调整时应选择该地段邻近的农田,并对调整情况进行记载。地段选,择的具体要求见附录A,4发育期观测,4. 1 一般要求,4. 1. 1观测品种及播种期,观测品种应是当地主栽品种,播期应是当地适宜或普遍播种时期,4. 1.2观测次数及时间,要求如下:,a)发育期一般两天观测一次,隔日或双日进行,但旬末应进行巡视观测;,b)规定观测的相邻两个发育期间隔时间较长,在不漏测发育期的前提下,可逢5和旬末巡视观,测,临近发育期恢复隔日观测;,c)观测时间一般定为下午,开花期宜在上午观测;,d)开花期应观测到发育末期,其他发育期观测到发育普遍期为止,4.2观测地点的选定,4. 2. 1测点选定,马铃薯出苗后,分枝前,选择观测地段4个区内,各一个测点,做上标记,作为发育期观测点。各区,测点样株位置两行交错排列,测点距田地边缘的最近距离大于2米。避免选在地头、道路旁和人、排水,口处,2,QX/T 300-2015,4.2.2测点面积,宽为2行.3行,每行包括15穴.20穴,4.2.3 观测植株选择,每个测点连续固定10穴,分两行交错排列,4.3 发育期的确定,4.3 . 1发育期及其特征,发育期的划分如下:,— —播……
……